末日神话的起源究竟是怎样的呢?回溯至16年前,一部名为《2012》的电影席卷全球,斩获了高达7亿美元的票房,成为灾难电影的典范之作。这部电影不仅以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,更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消费热潮。原因在于,电影上映后,许多人竟然真的相信了影片中所传递的末日预言。以美国真人秀演员海蒂为例杨方配资,她全然信服,倾尽家产,准备迎接所谓的世界末日。结果呢?世界末日的确来了——但那只是她个人的小世界彻底毁灭。
这部电影的理论依据部分取自一本1966年出版的考古著作。然而,当人们翻开这本书试图探寻末日预言的真相时,却惊讶地发现,所谓“玛雅末日预言”其实与玛雅神话并无紧密联系。相反,真正涉及世界末日传说的,是另一种古老的神话体系——阿兹特克神话。
展开剩余82%公元1519年,一位名叫科尔特斯的西班牙征服者来到了中美洲。他与当地霸主、阿兹特克帝国皇帝蒙特祖马二世相遇。令人费解的是,面对入侵者,蒙特祖马非但未表现出敌意,反而表现出极度的宽容和尊重。他不仅主动迎接科尔特斯一行,举办盛大仪式,还带他们参观神庙,并让他们住进王宫。为什么蒙特祖马会认贼作父?这个原因颇为抽象。早些时候,蒙特祖马通过祭司得知,有白人即将登陆,而祭司们向他传达了一个惊人的结论——这些白人正是天神下凡。
整个入关过程让科尔特斯也感到困惑。蒙特祖马曾语出惊人:“大人,你怎么会突然下凡呢?”科尔特斯立刻意识到对方的误会,假装自己因病下凡。蒙特祖马连忙命令士兵准备药材,科尔特斯却谦称只需吃些廉价的黄金即可,令蒙特祖马一头雾水。作为神灵,吃黄金显得荒谬,真正应当吃的,竟是“心脏”。科尔特斯最初以为“心脏”是某种象征性宝物,然而事实却是蒙特祖马字面所指,真的要献上心脏。
蒙特祖马于是讲述了阿兹特克的创世神话:在天地混沌中,创世神奥梅堤奥托诞生,她又单性繁殖出了四位天神——剥皮神、烟雾镜、羽蛇神和左蜂鸟。他们创造了万物,其中烟雾镜成为太阳。然而,烟雾镜作为黑暗之神,只能成为“半个太阳”,激怒了羽蛇神。羽蛇神将烟雾镜击落,烟雾镜愤怒地吞噬了人类,世界由此毁灭。
随后,四兄弟重新创造世界,这次羽蛇神成为太阳,但他过于善良杨方配资,导致人类失去敬畏,引发了烟雾镜的嘲笑,两神大战,飓风席卷大地,再次毁灭世界。再次创世时,四神推举雨神特拉洛克为太阳,但因烟雾镜诱奸了特拉洛克的妻子,雨神愤怒罢工,导致大旱,最终降下火雨淹没世界。此后,雨神妻子翡翠裙被推为太阳,却因被烟雾镜揭穿伪善,哭泣引发洪水,世界再次毁灭。
经历五次创世失败后,众神终于推选托纳蒂乌成为新太阳。托纳蒂乌上任后,要求众神献上心脏和血液维持太阳运转,否则将停止转动。晨星之神愤怒反击,却自伤弓箭。为了维系太阳,众神及阿兹特克人不得不定期献祭心脏。面对这一残酷仪式,科尔特斯愤怒反驳,认为生命最宝贵,怎能如此残忍?然而,蒙特祖马越发坚信科尔特斯乃天神羽蛇神的化身,而羽蛇神恰恰反对人祭。
不久之后,西班牙人发动了阿兹特克历史上最惨烈的人祭屠杀,这一切成为历史的悲剧。从这一切可见,阿兹特克的人祭观念与其神话体系密不可分。其形成时间久远,尤其在1450年左右达到完善。当时墨西哥中部爆发长年干旱,祭司们认为这是天神发怒,原因是祭祀不足。于是,他们设计了“鲜花战争”制度,通过相互战争俘获战俘,将战俘献祭给神灵,实现了人祭的“产业化”。
那么,这一切与2012年末日传说有何关联?1966年,美国考古学家迈克教授在研究玛雅文明时,发现玛雅历法中存在一个5125年的长周期,终结于2012年12月21日。对玛雅人来说,这并无特殊意义,但迈克结合阿兹特克神话,提出人类文明是循环的,从起始到毁灭不断周而复始。尽管他的预言初期并未引起轰动,毕竟末日预言历来繁多,仅1966年至2100年间,便有72个不同的末日预言接连出现。
真正引发末日恐慌的是2008年,美国金融巨头雷曼兄弟破产,导致全球金融危机,股市崩盘、企业倒闭、失业激增。在社会恐慌的背景下,人们不仅害怕末日,甚至盼望世界尽快毁灭。科幻作家借此在作品中融入末日元素提升销量,某些教派也借末日论让信徒自愿捐献财产。要让末日论具备权威性,迈克教授的玛雅预言成了最佳来源。
终于,2009年,《2012》电影上映,带动了全球对末日话题的热潮。有人借此赚得盆满钵满,有人则因此开启了自己心中的末日。世界末日的神话,既有古老的阿兹特克传说,也有现代社会的恐惧与焦虑,彼此交织,成就了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。
发布于:福建省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